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式教学反思1本节课化学式的学习,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此节课是学生是否学好化学的一个分化点,对于元素符号记不下来的学生,要及时做好补救工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要精讲、精练,抓规律、做示范。使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对化学式的计算必须做到“正确”、“规范”、“熟练”。
从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名称及物质的分类入手设疑激趣: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而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即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化学式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推算得出来的。每一个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都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同时可展示球棍式分子模型,使学生形成一种直观概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归纳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以及书写化学式的方法。然后用课堂练习对化学式加以巩固、熟练。
一课时是化学式本质及其涵义;教学时采取动画、游戏加上讨论来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以便更好地激发各层次学生一道参与学习的兴趣,
内容安排上,先注重以元素符号的记忆,其次是化学式的相互应用。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通过已知且熟悉的化学式推导式记忆以思维规律突破记忆化学式的难点,化学式主要是通过经常性地反复运用和适当的训练,可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题的教学不足之处:
一、本课呈现式的教学痕迹重,启发学生的空间还可以更多。
二、课堂练习有点多,有些后进生跟不上。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用最合适的方法教学。我会注重学习,让教学常新。
化学式教学反思2在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如:N2、O2、COP2O5、SO2、Fe3O4、H2O、KMnO4、Fe2O3等,为化学式的概念教学打下了基础,即: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多数学生不能根据具体的化学式灵活说明,我在教学中采用由简到难的反复训练,多数学生当堂就能掌握。
在元素化合价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熟记前二十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特别关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
⑴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2、3时,与其它元素相互化合时,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1、2、3个电子,分别带1、2、3个单位的正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1、+2、+3价;
⑵同理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为5、6、7时,与其它元素化合时,容易得到3、2、1个电子,分别带3、2、1个单位负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3、—2、—1价;
⑶有些元素的原子具有可变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用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其根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⑷辅以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反思:根据以往的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化学在此有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开始两极分化的地方,为此我在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加大了训练力度,进一强化了知识的落实,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化学式教学反思3创设情境来贯穿整节课,关键是对问题的设置,因为问题提出的是否恰到好处决定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问题最能创造一种质疑的求知氛围。比如,在引出化学式概念及其意义以后,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呢?此时需要引出化合价。怎样能自然的引出化合价并让同学们欣然接受呢?
我在这个问题上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同学们写出一些学过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同学们书写得非常好,给以肯定后,再让学生们试着写出氧化铁和氯化铁的化学式(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还没学),这时学生们写的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如FeO,Fe2O,Fe5O7…,FeCl,FeCl2,Fe3Cl4…到底哪种化学式书写得正确呢?学生们像猜谜一样,还是不知所识。这时马上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对于同学们书写的化学式不能肯定对错,问题出在哪儿?学生们立刻回答,不知道物质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接着问,如果原子个数比知道了就能写出上述两物质的化学式吗?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并在给出原子个数比后正确书写了化学式。那么书写化学式的关键就是确定物质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怎样来确定呢?此时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强烈产生,化合价就此而引出,是化学家通过无数的实验总结出来的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原子个数比的一种方法。接下不断创设问题,引导思维。
事实证明,问题设置的好就可以带领学生以已知知识的情境为基础进入更新的知识的情景,学生随着设置恰到好处的问题,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化学式教学反思4化学式书写在初中化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关系到整个化学学习的成败,因此在该内容教学时,我个人认为是精心设计,用够足够的时间。
具体说教学时间上我安排了三课时;
教学设计上:
第一课时:先告诉学生这节内容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用到的知识,然后集中复习和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的掌握情况(总体说课堂上效果较好),然后对于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先将物质分类(分为三类: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化合物),第一课时学习了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由原子构成的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固态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
第二课时:学习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在初中化合物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xBy,一般说是正前负后,读写顺序相反;
方法是:
1、写出组成元素或原子团
2、告诉了原子个数的直接在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
3、没有告诉原子个数的,先标出各自的化合价(强调铁和亚铁)
4、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确定每种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没用书上教的最小公倍数法,用的是交叉法)
强调:“某酸某”指的是相应的酸根,“氢氧化某”指的是氢氧根,“某酸(化)铵指的是铵根。
结合一些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布置学生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集中练习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学生积极性很高,哪怕平时表现不怎么样的学生也纷纷问和写)
效果:课堂上学生积极、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部分学生的困难在于元素符号和原子团没有过关,因为最近上课时间太紧, ……此处隐藏4241个字……让学生把巩固练习板书,这个时候抓住机会,在后面辅导差生,最后让其它学生来批改,这样的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和改进设想:
这节课设计的练习比较单一、简单,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有吃不饱的感觉,所以应加入一些中考链接题。
化学式教学反思13在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如:N2、O2、COP2O5、SO2、Fe3O4、H2O、KMnO4、Fe2O3等,为化学式的概念教学打下了基础,即: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多数学生不能根据具体的化学式灵活说明,我在教学中采用由简到难的反复训练,多数学生当堂就能掌握。
在元素化合价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熟记前二十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特别关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⑴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2、3时,与其它元素相互化合时,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1、2、3个电子,分别带1、2、3个单位的正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1、+2、+3价;⑵同理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为5、6、7时,与其它元素化合时,容易得到3、2、1个电子,分别带3、2、1个单位负电荷,对应形成的化合价为-3、-2、-1价;⑶有些元素的原子具有可变的化合价,一般情况下用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其根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⑷辅以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反思:根据以往的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化学在此有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开始两极分化的地方,为此我在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加大了训练力度,进一强化了知识的落实,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化学式教学反思14本节课是第四单元乃至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时很吃力,因而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转折点,明显出现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学习兴趣也很快降低,教师也很棘手。通过听两位老师讲完本节课后,不愧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手!让我受益匪浅,值得学习和借鉴。现谈几点感受:
首先,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写出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采用了的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这既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内容和情境,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序的让学生自己巩固和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如他让学生举出化学式时,多的举了十几个,少的举了几个,虽然体现了能力水平等等不一,教师都及时给以表扬性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令人愉快、乐观求知的情景下完成,有了很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再次, 教学环节构建巧妙,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把要学的化学式的含义和化学符号的含义进行对比式的教学,既能巩固原有的知识,又是学生接收到了新的知识,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运用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把学生的答案有预识分七行写在黑板上,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后,郭老师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过渡性语言,精确凝炼,富有激情,极具亲和力。这里不再引述。亲切随和的鼓励性评价,不但消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而且促使学生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尽情地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这正是每位同仁都愿意孜孜追求的教学境界。
总体而言,这是一节成功的展示课,教学过程流畅,顺理成章。层次清晰,有序的当,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到释放,师风师德理念在传递。在无形中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无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有关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成功这处:本节课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教学时我注意了循序渐进,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也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地观察与思考,各个环节衔
接紧密、合理、流畅,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不足之处:由于元素的化合价这部分内容枯燥乏味,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化学式教学反思15一、初步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以课本出现的物质的化学式为基础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盐酸红磷、五氧化二磷、氮气、二氧化硫、铁、四氧化三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氢气、氯气、氯化氢等种。期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水、氧气、二氧化碳。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最好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物质的化学式,以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降低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正式学习化学式
在前面认识一些常见物质化学式的基础上,教材将化学式的学习安排在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的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化学式的涵义和化学式的书写。
1、化学式的涵义
化学式的涵义,在教材中是以“H2O”为例讲了4点最基本的涵义。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在同一小组内,甲先提问“H2O”的化学式涵义?由乙回答,其他组员补充、纠正。然后,由乙提问“CO2”的化学式的涵义,由甲来回答。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学效果也挺好的。在此,教师要特别讲清楚两点。其一,“组成和构成”的正确使用,其二,化学式中“角码数字”的涵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相对来说,化学式的涵义比化学式的书写要容易的多。
2、化学式的书写
在化学式的书写中,学生容易出错的是有关酸、碱、盐的化学式的书写。如:碳酸钠常错写成NaCO3,硫酸常错写成HSO4,氢氧化钙常错写成CaOH等等。究其原因无非是两种,其一,化合价没有记住;其二,化合价虽然记住了但不会运用。从实际教学来看,主要是第二种原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一,在上新课时教师要让学生识记化合价口诀,并初步练习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已知物质的化学式。可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二,教师要有计划的分阶段的让学生练习、巩固。如:新课上过,一个星期后;两个星期后;一个月后。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其三,按类学习。将H2SO4、H2CO3、HCl、HNO3做为一组;NaOH、KOH、Ca(OH)2、Ba(OH)2做为一组 ;Na2CO3、K2CO3、CaCO3做为一组等等。这样分类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忌,千万不要只顾上新课而不愿花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更不要让学生死记化学式,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3、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中有关化学式的题目,对学生由易到难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是非常必要地。




